你在日本乱扔垃圾有多严重?坐5年牢,罚1000万!

标签:垃圾 

你想要什么样的自由? 是“自由”地扔垃圾,出门便被垃圾困得无立锥之地? 还是“不自由”地分类垃圾,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徜徉青山绿水?

 

旧电器、旧家具等垃圾,在中国,可以卖钱,在日本,却需要花钱才能丢掉。两者之间的差别,让人深思。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路里

全文3405字,读完大约5分钟

最近,深圳发布了《深圳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明确规定,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或个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宣告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时代。

媒体报道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就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垃圾强制分类”政策加速落地的背后,是中国日益严重的垃圾围城困境:年产垃圾10亿吨,存量80亿吨,处理方式落后,处理能力不足……
“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国家,便是邻国日本。今天,周刊介绍日本的垃圾处理经验,以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垃圾围城是一个世界难题,日本更严重。
日本环境省曾经做过一个统计:日本国内一年的垃圾制造量多达5亿吨。日本的国土面积不过37.8万平方千米,不到中国1/25,竟然产生了接近中国一半的垃圾量。可以说,日本的垃圾污染比中国更严重。


现在的日本,城市干净整洁、乡村山清水秀,这个国家是如何解决垃圾围城的呢?

垃圾分类,自己制造的垃圾,跪着也要处理好
196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备受污染之苦。为了应对“垃圾围城”,日本提出了关于垃圾处理的“3R行动”,即Refuce(源头减量)、Reuse(物尽其用)、Recycle(回收利用),出台各种对策。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措施,便是垃圾分类。


➤ 分类有讲究
日本垃圾分类,细致到变态。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的精细到60多种。总体来说,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可燃性垃圾、不可燃性垃圾、资源性垃圾、有害性垃圾、超大型垃圾、不能回收垃圾等几大类。

日本的垃圾分类


日本的垃圾分类,不止细致这么简单。
中国的垃圾箱,多是分为“可回收”、“其他垃圾” 两类,看似科学,其实是一种非常死板、笼统的分类方式。

中国街头常见的垃圾箱


一种垃圾,是否可以回收,不仅取决于垃圾本身,更取决于所在城市的垃圾终端处理环节。譬如在北京,如果能对玻璃瓶进行回收处理,玻璃瓶就属于“可回收”的,否则就是“其他垃圾”。
日本的垃圾分类,就是以处理方式为导向,每一类垃圾都有着明晰的处理路径。
日本国土面积小,无法像中国一样,将垃圾进行大规模的填埋,只能采取焚烧技术。因此,日本垃圾分类,首要便是区分“可燃性垃圾”和“不可燃性垃圾”。
“可燃性垃圾”,直接送往垃圾焚烧厂焚烧;“不可燃性垃圾”,被送往不燃垃圾处理厂处理。

东京大学校内一处垃圾回收站资源性垃圾、有害性垃圾、超大型垃圾等其他垃圾亦有对应的处理方式。


➤ 处理有要求
日本民众将垃圾分类之后,还要对垃圾做进一步的处理,而非一扔了之。
如果想扔一个矿泉水瓶,先要把瓶盖取下来,然后把瓶身上的塑料纸撕下来,接着把瓶子洗干净、踩扁,最后分别投送到相应的垃圾分类中。

日本关于矿泉水瓶的处理示意图类似的规定还有——
1、废弃的食用油,要加入指定的凝固剂固化,或者是用旧书报吸取,之后作为可燃垃圾处理。
2、喷雾剂罐等危险物品,要扎一个孔,确保没有残余气体。
3、牛奶盒等纸质垃圾,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4、纸类和衣物布匹类垃圾,要分类用绳子捆扎好。
5、碎玻璃、剃须刀片等危险物品,要用报纸包好后,写上“危险”二字。
……

牛奶盒上印有处理步骤此外,在日本,处理诸如被子、电器、家具等大型垃圾,需要另外交钱。在扔这些大型垃圾之前,需要到便利店购买一定面值的垃圾处理券,填上名字和电话,贴在大型垃圾上,再联系专门的回收公司上门回收。

垃圾处理券旧电器、旧家具等垃圾,在中国,可以卖钱,在日本,却需要花钱才能丢掉。两者之间的差别,让人深思。


➤ 投放有规定
分类、处理后,终于可以扔垃圾了。但是,垃圾也不是想扔就扔,而是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
垃圾中转运输站等机构每年年初都会给责任区内的每一个家庭发放垃圾收集挂历,每天收运什么垃圾,在挂历上都有文字图案标明,一目了然。

垃圾收集挂历即使没有挂历,居民也可以通过市报、政府官方网站等途径了解到垃圾收集日的具体信息。

东京都武藏野市政府官方网站上的垃圾收集日信息
居民每天必须严格遵守,如果错过了时间,只能把垃圾留在家里,等到下次了。


➤ 违反有惩罚
日本的垃圾分类是一个事无巨细的系统工程,如何保证每一个民众都能遵守呢?
除了进行宣传、教育外,日本还立法对违反者进行惩罚。在日本随地扔垃圾的最高惩罚是“废弃物非法投放罪”,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会被处以5年以下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59万人民币)。

日本关于“废弃物非法投放罪”的警告标识不止于此,如果不按规定处理垃圾,会在社区公告牌上被点名批评,受到周围人的歧视,甚至遭到邻居排挤。

日本居民楼关于垃圾投放日期的告示真是,自己制造的垃圾,跪着也要处理好。

垃圾焚烧,全程监督,公开透明
居民按类别将垃圾投放后,垃圾会按既定的分类被送去回收、焚烧或者掩埋。
日本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是焚烧。


垃圾焚烧,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
二是“邻避效应”。
垃圾在焚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有可能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二噁英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也正因为如此,居民大多对自家附近的垃圾焚烧厂持反对态度,这就是所谓的“邻避效应”。
50年前,东京受困于垃圾围城。各区在新建垃圾焚烧厂时,也遭到居民反对,有的区打了10年官司才开始建设,从规划建设到开工平均用了10年时间。今天,日本东京都的垃圾焚烧厂大多都建在市区。

日本东京都的垃圾焚烧厂日本的经验是——

1、居民对垃圾进行细致分类,确保进入焚烧厂的垃圾都属于可燃烧范围。
2、焚烧过程中,使用化学制剂做中和处理,实现废弃物的无害化,确保不造成空气污染。
3、严格监管,除了靠焚烧厂自觉外,每个月都有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查。
4、社会监督,焚烧厂检查数据全部公开,定期邀请市民入厂参观,普及垃圾处理知识。

摆放在焚烧厂的积木模型,以此吸引前来参观的小朋友焚烧造成的“二次污染”与“邻避效应”相辅相成,只有焚烧技术达标,并对居民持开放的态度,焚烧厂的建设才会获得居民的支持。

政府、公民、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 政府主导
“垃圾围城”涉及公共安全,关乎民生福祉,毫无疑问,政府是第一责任人。
日本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立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质污浊防治法》《废弃物处理法》)、出台分类指导意见、提供设备。


日本的垃圾焚烧厂,乃至与垃圾相关的产业,要么是政府单独投资,要么是政府与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
东京都港清扫工厂(垃圾处理厂),里面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公务员。

东京都港清扫工厂垃圾处理不好,便会造成“二次污染”。只有政府力量介入,才能便于监管,并以政府的信用做担保的。


➤ 公众参与
日本垃圾处理的核心在于垃圾分类,这又离不开公众的参与。
公众参与的“垃圾分类”制度,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培养了公民良好的环保意识。

东京街边一家小店门前的垃圾回收处
在日本,小学生从小便被要求参观垃圾处理厂,开设专门的垃圾处理、分类、再生资源利用等课程,接受环保教育,培养环保意识。

日本小学生接受垃圾分类教育日本街头基本上不设垃圾箱,日本民众也养成了将垃圾带回家处理的习惯,这就是日本街头干净整洁的原因。


➤ 企业协同
虽然日本垃圾处理行业由政府主导,但企业的力量,仍不可忽视。
一方面,企业是社会的细胞,生产经营中也会产生垃圾;另一方面,企业在垃圾的处理特别是回收中,举足轻重。

名古屋市一处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需要企业的协同,特别是需要企业在付出治理成本的同时,仍然能够创造价值、获得盈利。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企业协同,看似是一句大而无当的空话、套话、废话,其背后,却是日本探索40余年,于政府、公众、企业三者之间不断博弈后取得的平衡。
这种平衡,有血、有泪,有付出、有让步,有磨合、有信任。
这种平衡,让整个国家的每一分子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因为,垃圾围城,每一个人都无处可逃。
以上,就是日本的垃圾处理经验。

自由与不自由


经验的核心,便是多次提及的“垃圾分类”。你也许会觉得,在日本生活,实在是太不自由了。
日本在刚执行垃圾分类制度之时,家庭主妇们也抱怨连天,扔个垃圾还要这么麻烦!太不自在了!

日本国民在进行垃圾分类经过40多年的坚持,垃圾分类已深入日本的每一个家庭,内化为日本国民的生活习惯、生存技能。

日本街头一景,干净到可以席地而坐你想要什么样的自由?
是“自由”地扔垃圾,出门便被垃圾困得无立锥之地?
还是“不自由”地分类垃圾,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徜徉青山绿水?



返回列表